北京经开区:加快推动形成创新梯队“雁阵式”发展格局

2023-08-23 11:56:29 来源:新京报

7月14日,第五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名单以及第二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复审通过名单公布,北京市共有 243家中小企业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示名单。北京经开区成果颇丰,截至目前,亦庄新城范围内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35家。

目前,北京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、机器人和智能制造、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。北京经开区聚焦政策惠企、金融暖企、服务助企、创新强企、平台育企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持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,实施“创新企业倍增计划”,构建从孵化培育、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新京报贝壳财经:在这批名单中,北京经开区专精特新的基本情况如何?

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:2023年7月,工信部发布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名单,亦庄新城范围内,31家企业上榜。其中,13家企业所属电子信息领域,占比42%;6家企业所属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,占比19%;4家企业所属新材料领域,占比13%;其余8家分别属于生物与新医药、新能源与节能、资源与环境等领域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:截至目前,北京经开区培育认证国家级和北京市“专精特新”有多少家企业?产业分布情况如何?

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:截至目前,亦庄新城范围内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35家。其中,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8家。据统计,从行业分布来看,主要分布于工业和服务业,其中制造业占比42.4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26.9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比15.7%;从产业分布情况看,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(26.5%),生物与新医药(23.5%),先进制造与自动化(20.2%)等技术领域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:至“十四五”末,北京经开区将打造怎样的专精特新格局?

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:北京经开区将持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,实施“创新企业倍增计划”,构建从孵化培育、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,加快推动形成“单项冠军—隐形冠军—小巨人—专精特新—创新型中小企业” 以及“独角兽”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梯队“雁阵式”发展格局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:北京经开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北京市名列前茅,各区也跑出了集成电路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自动驾驶等不同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,目前经开区专精特新发展有怎样的特色?

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: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、机器人和智能制造、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,初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,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、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企业占比最高,分别为26.5%、23.5%。企业发展动能强劲,20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挂牌上市。2023年,康乐卫士、星昊医药在北交所挂牌上市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: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,除了落实北京市专精特新政策之外,经开区出台了哪些特色的政策措施?目前落地实施情况如何?

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:经开区作为北京改革开放的窗口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,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立区,聚焦政策惠企、金融暖企、服务助企、创新强企、平台育企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有效激活经济主体活力,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,以营商“软环境”支撑发展“硬实力”。2021、2022年度,经开区通过经开区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,累计向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支持资金超10亿元,惠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 2000余家次。

一是聚焦政策惠企,不断研究完善政策规划和政策体系。立足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和规范自身管理的需求,搭建普惠性政策为主、专项性政策为支撑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。近年来,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,大力实施“6688”计划,累计出台30余项促进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,每年拿出100亿元,支持产业落地发展;疫情特殊时期,加大政策调控力度,及时发布助企纾困高质量发展1.0-6.0版政策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激活发展潜力;在全市率先打造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,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,实现惠企政策统一发布、集中兑现、精准推送、智能核验、免申即享;印发实施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》,厘清部门职责、优化内部流程、压缩流转时间,提高兑现效率,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。

二是聚焦金融暖企,持续优化政策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金融支持体系。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,精准匹配全产业链、各细分领域、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,加快推动构建覆盖种子期、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,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符合经开区产业布局和战略定位的领域,以风投思维培育创业创新,促进产业发展和成熟;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,发布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》,发挥财政资金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作用,为早期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;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的若干措施(试行)》,打造“亦庄上市服务基地”品牌,推动三大证券交易所服务基地落地;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需求,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、中国银行业协会、中国期货业协会,组织举办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。

三是聚焦服务助企,持续构建立体高效、多元互补的企业服务体系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突出企业开办便利化、项目审批高效化,率先进入行政审批改革“1时代”,实现“一件事、一个人、一次办”,“一业一证”等12项改革举措在北京全市推广;优化调整产业和科创管理体系,组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集成电路、汽车和智能制造4个产业专班,全面做好产业政策研究、产业生态打造、服务配套完善等系统服务;落实工信部、北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有关部署,实施“创新企业倍增计划”,加快推动形成创新梯队“雁阵式”发展格局;充分发挥亦企服务港平台优势,搭建政企沟通的快速通道,推进重点企业走访、政企对接,高效协调解决企业诉求,实现企业“小事不出门,大事不出港”,打通政务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四是聚焦创新强企,持续营造要素融合、包容开放的创新生态。出台“科创二十条”,实施“首台套”“创新券”“小升规”“创新成长计划”“创新伙伴计划”等引导政策,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,2022年度,北京天润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60余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符合研发投入增长奖励条件,支持金额超6000万元;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作用,为创新型企业提供集快速审查、快速确权、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;构建“众创空间-孵化器-加速器-科技产业园”孵化服务体系,引导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加大资源整合,加强专业孵化能力建设;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力资源质量,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政策体系;鼓励社会化服务机构提质增效,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,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;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发布,进一步完善体系化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支撑模式。

五是聚焦平台育企,持续打造高水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、基地。本年度,经开区新增获评7家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,总数达到27家,占比全市16.56%。按照平台主要服务类型划分,其中技术创新类占比40.7%,综合咨询类占比40.7%,数字化应用占比11.1%,融资促进类占比7.4%。新增获评3家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,总数达到9家,占比全市9.89%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

编辑 宋钰婷

校对 付春愔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